1.包芯纱的定义
众所周知,包芯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成的皮芯结构的纱。
- 一部分纤维被限制轴线上,称为纱芯,原料为长丝或细特短纤纱;
- 而另一部分纤维包覆在纱的外层,称为纱皮,原料为短纤维,两部分纤维界限明显。
2.包芯纱的特性
总的来说,包芯纱可以充分利用芯纱的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外包短纤维的表面特征,充分发挥两种或者多种纤维的特长并弥补它们的不足。
2.1 优点:
具体的优点需要结合不同的内层芯纱和外层包覆纤维的特性。
例如,涤棉包芯纱可以充分发挥涤纶长丝挺爽、抗折绉、易洗快干的优点,同时又可以发挥外包棉纤维吸湿好、静电少、不易起毛起球的特长。织成的织物易染色整理、穿着舒适,容易洗涤,且色泽鲜艳,美观大方。
包芯纱还能在保持和改进织物性能的同时,减轻织物的重量,以及利用化纤长丝和外包纤维的不同化学性能,在织物染整加工时,用化学药品蚀去一部分外包纤维,制成具有立体花纹效应的烂花织物等。
另外,还有两个优点是市场青睐包芯纱的原因:
- 纱线的手感非常舒适,它轻易可以模拟羊毛等昂贵动物纤维的手感,甚至由于不断的改进,可以超越一些动物纤维纱线。
- 价格便宜。打个比方,包芯纱的价格是100%羊绒纱线的3%至5%,相对来说手感和性能并不会差太多。
这两大优势,使得包芯纱近3年来备受追捧。 作为一款低端纱线,不管是国内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众多的服装制造商都使用包芯纱作为主要原材料。
2.2 缺点:
- 对织造工艺要求较高:包芯纱的构造比普通纱线复杂很多,因此在织造时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和较高的纺纱水平,否则会出现各种问题,对于纱线生产工厂来说,需要使用新的纺纱设备,需要更新技术人员的技能树。
- 线体外层易断裂:包芯纱的外层包覆与内部长丝纤维之间存在较大的接触面积和,所以在纱线在受到较大拉力或弯曲时,容易折断或出现各种缺陷,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控制得不好,会影响织物的耐用性。
作为一个资深的纱线制造工厂,上述两个缺点我们都有办法规避,也不算什么大的缺点。那么在我看来,最主要的缺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包芯纱作为一款低端纱线,难以避免单缺陷就是重量。
虽然包芯纱的手感可以做到非常接近羊毛纱线等动物纤维,但是纺织出来的织物的蓬松感始终赶不上高端的动物纤维纱线的织物,衣服的蓬松感没有羊毛衣服那么好。
享受过羊毛等动物纤维纱线衣服带来的蓬松感之后,特别是在冬季,衣服更为厚重,高端的消费者难以接受包芯纱衣物带来的笨重感。
3.包芯纱的用途
- 毛衣
- 工作服
- 校服
- 袜子
- 窗帘
- 桌布
- 沙发套
- 床单
4.包芯纱的分类
4.1 按产品用途分类
分为花式包芯纱(如空心包芯纱、彩包芯纱、cyrofield包芯纱、竹包芯纱等)、缝纫包芯纱、烂布包芯纱、功能性包芯纱、高性能织物包芯纱、弹力布(包括针织布、梭织布)包芯纱等。
4.2 按芯纱分类
可分为刚性包芯纱和弹性包芯纱。其中刚性包芯纱有涤纶、腈纶、维尼纶(包括水溶性维纶)、尼龙等,弹性包芯纱有氨纶、PTT纤维、PBT纤维、DOW XLA弹性纤维等。
4.3 按鞘纱分类
一般分为
- 棉
- 麻(包括苎麻、亚麻、麻等)
- 丝
- 毛
- 涤纶
- 腈纶
- 粘纤
- 莫代尔
- 天丝
- 大豆纤维
- 牛奶纤维
- 竹浆纤维
- 其他有色化纤
4.4 按纺纱设备分类
具体根据纺纱过程中主要生产设备的不同,分为:
- 环锭纺纺纱设备
- 旋梭纺纺纱设备
- 摩擦纺纺纱设备
- 喷气纺纺纱设备
4.5 按长丝(芯纱)含量分类
包芯纱中的长丝含量可用于分类。长丝含量的不同对纱线性能和成本影响很大。
- 长丝含量低于10%的称为低比包芯纱;
- 10%~40%中比包芯纱;
- 40%以上称为高比例包芯纱。
弹力包芯纱含量一般在10%以下,3%~5%,比例越高,成本越高。 纯涤缝纫包芯纱,包芯纱比例可达50~60%。 烂布用包芯纱含量为40~60%,一般刚性包芯纱含量为20~40%。 包芯纱含量不宜过高,有限制。 理论上,外层纤维的包覆宽度应大于芯纱的表面周长,否则会出现露丝缺陷。
4.6 按纱线密度分类
- 粗特纱:线密度为32 tex以上的纱线。
- 中特纱:线密度为31 tex~21 tex的纱线。
- 细特纱:线密度为11tex~20 tex以上的纱线。
- 特细特纱:线密度为10 tex及以下的纱线。
5.包芯纱与包覆纱的区别
行内一般以氨纶包芯纱和氨纶包覆纱举例说明他们之间的区别:
- 氨纶包芯纱是用短纤维包裹氨纶,以氨纶丝为芯,外包非弹性短纤维,张紧状态下,也就是拉伸时氨纶芯丝一般不会外露。
- 氨纶包覆纱是用化纤的长丝包氨纶,也是以氨纶丝为芯,将无弹性的短纤维或长丝以螺旋方式包覆在拉长的氨纶丝上形成的弹力纱。在张紧状态下有会露出氨纶丝的现象。
相比较而言,包芯纱弹性略差,但包芯纱不易外露产生反光; 包覆纱容易产生反光,但弹性伸长能力比前者好。
6.纺制工艺流程
目前纺制包芯纱的工艺流程有两种,以加工涤棉包芯纱为例。
- 粗梳系统:清花一梳棉一头并-粗纱-细纱(包芯)。
- 精梳系统:清花一梳棉一条卷一并卷一精梳一后并一并二一并三一粗纱一细纱(包芯)。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包芯纱工艺流程的选择,要视成纱要求和所纺纱支数来决定,总的原则是,能用粗梳,就不用精梳,如果要采用精梳系统,其流程能缩短就缩短,以降低生产成本。如有的生产厂家精梳棉条条千不匀率,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都较好,过一道后并条即可满足包覆要求。其流程就可采用:清花一梳棉一条卷一并卷一精梳一后并一粗纱一细纱(包芯)。
7.纺制方法
包芯纱纺制方法有二种:
- 第一种是在普通细纱机的粗纱架上排放涤纶长丝(或其它长丝),下排放棉粗纱(或短纤粗纱),棉粗纱经横动装置喇叭口喂人,再经牵伸装置。涤纶长丝引出后不经牵伸装置,直接导入前罗拉皮辊[gǔn]后侧的集合器与牵伸后的纯棉须条一起合并,再经过加捻纺成包芯纱。在大批量生产上,一般仍采用这种方法,因为一根长丝容易纺成含棉量较多的包芯纱,织成的织物穿着舒适,而且一根长丝易纺成较细的包芯纱。
- 第二种纺制方法是把两根长丝在前皮辊后喂入,使两根长丝与牵伸后的纯棉须条并合加捻后而纺成包芯纱。这种纺制方法称为改良型包芯纱法或假包芯纱法。两根长丝位于棉须条外围两侧,增加了短纤维与长丝的抱合力,减少了由于第一种方法将棉纤维包复在纱的表面,而涤纶长丝则在纱的中间,棉纤维有长丝间抱合较差,织造时产生"剥皮"现象。
读到这里,详细你对包芯纱有一定了解了,如果你需要知道跟多,或者获取我们纱线产品的报价,欢迎联系我们。